買保險都要等時機 ?
於保險世界,「健康的人有話語權,健康的人有資格作出選擇。」 因為健康的人投保太容易,他們有無數的選擇,但很多時他們都仍會選擇等待,等不忙、等下次、等有時間、等有錢了、等來等去……
據顧問經驗,家人在60歲前有了血壓高、糖尿、心臟病、癌症等,那麼有血緣的40歲以上親人,都屬於高危一族,要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保險是否足夠,或保險不足的,就應把握機會,莫等到沒了健康、等沒了機會、等沒了選擇、才想為自加保或投保 …… 引用馬雲的一句話:「今天你對保險愛理不理,明天保險會令你高樊不起。」富有如李嘉誠,他的財富很多人都知道足夠他的子子孫孫享之不盡,為何他仍要用保險來抵禦風險呢? 李嘉誠這樣解釋說:「我們李家每出生一個孩子,我就會給他購買一億元的人壽保險。這樣確保我們李家世世代代,從出生開始就是億萬富翁。 」古語有云:「富不過三代。」以前的保險沒有今天的先進,今天的保險,除了可抵禦風險,還能財富承傳,所以保險的功能比以前的大了很多。 我們都知的事實,要改變,也改變不了,無論平時多討厭保險,有事時你會最先問,有無買保險。 保險不會令人一晚間致富,而是防止生活因突如其來的意外而被改變 理財顧問最難過的是不夠堅持,擔心他們的堅持會嚇怕客人,明明知道他需要一份保險,明明知道他屬高風險人士,但很多時,顧問不想太過緊迫客人,只要客人找到唔買保險既藉口,例如:「我有公司醫療保險、我要出差、我要買房、我要買車、跟老婆商量一下、下個月再辦、以後再考慮……大家便算打完場,了結算了。」 編輯很想分享,有太多的朋友:「生病了,想買保險;60多歲了,好想買保險;出意外了,好想買保險……」 但這些人,當然會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。所以我們應該診健康,保險公司的大門還為你敞開的時候,抓緊時間投保。 為什麼保險不早買?一定要等呢? 早前一宗新聞,55歲香港天王「華仔」劉德華在泰國拍攝廣告時墜馬受傷,造成盤骨撕裂傷,保險公司賠償接近8000萬,和朋友交談時,大家都會慶幸「華仔」買了大額保險,知道保險公司又要賠巨款了,遇上影視巨星投保,可能只是收到百萬多保費,但賠償起來卻是一個天文數字,從來保險公司不會輸打羸要,該賠的就賠,履行保單合約。所以我們最傻的就是「等」,錯過了最好時間為自己投保,在風險來臨前加保。買保險一定不是為了賠償,只是希望病了、意外有錢賠,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承擔。 在這個世界上,只有現在健康的你才會毫不抱怨、誠心實意的照顧不健康時的你。雖然愛你的人很多,他們會細心並耐心地照顧你。但當一個病榻在床上的時候,很多時我們看醫生剖白,他們見到陪伴最多病人的,除了是冷冰冰的儀器,就只有冷冰冰的儀器,所以對自己好,就應為自己投保足夠保險,免有大病的時候令自己受苦。 因為一場大病會讓家裡的經濟受到打擊,我們需要支付的不光是治療疾病的醫藥費;還有我們無法上班的人工、家用、照顧父母開支、還有租金、按揭等,世界還會向前,很可能因為你大病而開支大增。 “辛辛苦苦幾十年,一病回到解放前”的例子屢見不鮮。 保險,最多人是最好買了即刻用到,感覺才是超值。當然,用的只是希望小病小痛,我們連明天會否有小病小痛也預測不了,更何況是大病、意外? 所以何時投保才最合適,我會反問:「如果今年你是49歲,50歲那年你會大病一場,要付巨額醫療費用,你會現在即刻保嗎?」引用胡適的一句話:「今天作明天的準備。」我們不知道風險何時會來臨,但風險一旦來臨,一切已遲了。 所以,關於保險,“寧可千日不用,不可一日不備”,保險的標準是家庭成員都要有,不同時期側重點不同。前提一定不影響自己家裡的最基本生活:吃飽、穿暖。所以投保前,不要朋友有的,自己又要一份,應找顧問做一個全面的理財分析,看看自己暴露於最大的風險缺口在那,用自己負擔的保費去為自己投保一份保險。還有人問我:“我要最後沒事呢,那我交的錢是不是就沒有啦?”健康到老,是最開心見到的,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,你便擁有了2/3開心人生,接下來的,就是到了六七十歲時,我們的養老生活早已經開始,年青時你存下的那筆保費,現在可以提取用作退休之用,可取回的數字,會是一筆可觀的養老金。 當我們擁有健康的同時,還有了充足養老金,能夠在不確定的未來,拿回早已準備好的養老金,這樣的生活只能是現在年富力強的你所能做到的!如果,你連自己都不為自己考慮,誰還會為你考慮那麼多呢?合理的人壽保險,不僅能夠利用科學的方法,將我們人生的各項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,還能為自己積累一筆可觀的財富,用不完的,還可作為財富承傳之用。 每個人一開始都是差不多的,後來變得不同,都是因為習慣。知而不行,不是因為其他因素,而是因為大部份的人,總是喜歡習慣「等」。